也有霜和月

谨记,对于写作来说,完整比完美更重要。

他城札记 | 南京

2019.11.23-2019.11.24

苏州的秋今年不好看,往年她很漂亮的。

我想看明亮一点的秋,其实还是因为跑过来看戏,于是来南京。

南京也是一座陈旧的城市,他的陈旧跟北京很像,无论是街道的构造和名字,还是一些景点里朱红的高墙,偶尔一些气息也跟北京相似,但终究是不同的。或者这样说,我喜欢南京多一点,之前跟别人聊天,聊起苏州和北京的区别,我说这两个城市都是陈旧的,只是苏州的旧,带着一点精致,带着一点雅,有着南方的秀气;北京的旧,带着一点随意,带着一点俗,隐于市井里。南京介乎二者之间,他有着与北京相似的烟火气,也有着与苏州同出一辙的风致。他是个舒服的城市,我真喜欢他。

来的时候是小雪节气后一天,风和日丽,温度回暖,幸好我没有穿羽绒服过来这边。说起来大家可能不信,我这样一个常常坐反公交车的人,居然在地铁站帮一个外地人指路成功hhh。订的民宿太得我心,安全感和舒适度爆棚,而且最重要的是价格非常实惠,让初来的我觉得迎来了一个很好的开始。也许我真的是幸运的吧,虽然每次到处走都是孤身一人,但是每次在住宿交通方面都很顺利,给老天爷比心。

下午四点的时候去了夫子庙-秦淮风景带,秦淮河跟山塘街一样,也是要夜晚去才好看。车水马龙,熙熙攘攘,热闹,但没有吵杂。逛夫子庙的时候就像当初逛学宫一样,站在编钟前拍照时,那个拍照的兄弟一直吐槽我僵硬的笑容和剪刀手,但是能在我笑场笑成傻子时抓拍到正常的一刻,也是牛逼。逛纪念品一条街的时候,不禁感叹南京真不愧为石头城:一抓一大把,一把十块钱的雨花石;随处可见的挑石头刻章;陶瓷发簪和手钏;竹刻的各种小玩意……于是我很开心地沉浸在纪念品的海洋里,买买买hhh。

等车的时候买了一杯阿妈桂花烤奶,喝下去一大口,然后整个胃都熨帖起来;早上买的栗子还在,如果它能持久暖和,就好了。

晚上去兰苑听戏,在一个陈旧的四合院里,有我爱的省昆。庭院里的灯光昏黄,四周静谧,然后传来乐师调弦的声音,我靠着栏杆坐在走廊上,看着昏黄的兰苑,想起很小很小的时候,还是用着煤油灯的时候,那些安静又隔世的夜晚——没有太多的消息,也没有太多的杂务,只剩昏黄的灯还有每日的天气预报,夜晚在昏黄中得到真正的休憩,小孩子的心里只有睡眠和梦。

散戏后和约戏的姐妹一起走回去,街道上没有喧闹,也没有月亮。

回到民宿发现自己感冒更加严重hhh,第一次在这边生病,然后逛的时候一直都戴着口罩,像极了一个大限将至但又强撑着病体来完成心愿的病人(啊呸我不是在咒自己)。常常是拍照拍到一半立马放下相机半摘口罩来擦鼻涕hhh。同住的小姐姐还很贴心问我冷不冷,帮我开了暖空调。

第二日起来已经是十点,果然我哪怕去旅行也没办法早起hhh。兰苑就在朝天宫旁边,昨晚没逛成,今天决定去逛一逛朝天宫,顺便参观里面的南京博物馆。

朝天宫里有大成殿,黑瓦红墙,有故宫建筑群的庄严,但在大成殿旁,又有一些僻静的亭台院落,红枫小小的,傍在竹林旁。南京给我印象最深的除了石头,就是竹林了,这里曾经是魏晋时期的建康城啊,竹林七贤,魏晋风骨,哪怕这么多年后,还是残存一些痕迹。银杏叶簌簌落着,抬头望去,树干高大,已有多年历史,灰砖上铺了一层薄薄的银杏,安静,孤漠。

参观南博的时候,发现很多有用的干货,一一拍照留存,并启发自己沿着某一条线去查阅和思考某一段年月,某一群人,这无疑是令人跃跃欲试的。也在参观中大概明白为什么南京跟北京会有相似:南京古建筑有红墙,也许是因为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在南京,明太宗朱棣又迁都北京,且仿制南京宫殿修建紫禁城,故而应该是北京像南京了;至于街道名称相似,曾经想过会不会是因为蒋公的缘故,但是没找到直接资料。

经姐妹的安利去安乐园吃石老师喜欢的牛肉汤包,吃的时候一直想到于老师,因为这是一家清真饭店,所以有小伙伴想去品尝的,记得注意一些清真禁忌。

每次一个人到处走,都会在想我应该在一次旅行中看到些什么,了解些什么,车途一直在单循学友哥和谭咏麟的《观》。在苏州站看到送别的人,一对中年夫妇隔着车窗对视,女人的眼睛里有真挚,男人的眼睛里有不舍;在南京返程的车上看见一家三口,那个小女孩在车上活泼又可爱。

记得去车站的出租车上,我问那个师傅南京什么时候下雪,他说应该是下下周吧。然后我离开南京的第二天,南京迎来了今冬的初雪,那时候我在苏州。遗憾是有的,毕竟我还是很想看雪花纷飞时的南京城,也许是建康,也许是金陵。


评论

热度(3)